华为腾讯服务器为何选择贵州山里?微软为何将服务器沉入海底?揭秘大型企业服务器选址的三大原因
奇特选址现象
你是否曾感到好奇,为何大企业的服务器位置如此特别?华为和腾讯选择将服务器安置在贵州的山中,华为的七星湖数据中心甚至几乎将整座山挖空以容纳服务器;而微软则将服务器置于苏格兰海底,那里竟然容纳了864台服务器,为周边海域提供云计算等服务。这其中必有深意。
大型企业选择这样的地点并非随意。观察世界范围内,类似的情况接连出现。这种与传统不同的选址模式正逐渐流行,引起了人们对其原因的深入思考。显然,其中必有显著优势,这才促使众多企业纷纷效仿。
散热需求考量
企业服务器通常持续运作,运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若采用风冷方式散热,不仅能源消耗较高,而且会产生较多碳排放。这就像人长时间运动后身体会发热,需要采取措施来降温,服务器亦是如此。为了克服发热难题,企业想尽了各种办法。
山区和深海宛如自然的巨型冷库,环境温度异常凉爽。以贵州山区为例,那里的气温既低又稳定;而海底的水温始终保持不变。在这些地方安置服务器,可以有效地吸收服务器产生的热量,就如同为服务器披上了一层凉爽的外衣,确保它们在适宜的温度中稳定工作。
成本节约优势
采用传统风冷方式降温,风扇运转需消耗大量电力,且需构建繁复的散热架构,费用高昂。若将服务器安置于山区或海底,利用自然低温条件散热,能有效减少能源使用,并降低散热系统的建造与维护费用。对企业而言,这便意味着能够节省不少开支。
而且,这种选点方法免去了企业对大型制冷设备的巨额投资和长期能源费用的负担。以微软在海底部署的服务器为例,在长期运作中,它借助海底的低温环境,大幅降低了成本,这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显著作用。
环保意识体现
随着全球环保声音的不断增强,企业承担的环保义务也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散热方法所带来的碳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将服务器安置在特定区域,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企业的这种选址做法,无疑是一种积极的环保行为。
这些企业的行为为行业树立了典范。它们通过实际行动向其他企业传达,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同样不可忽视。这种环保观念还能帮助企业增强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支持。
阿里创新实践
阿里在节能减排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他们推出了采用自主研发绝缘冷却液的液冷服务器。这种冷却液犹如高效的热量吸收器,迅速移除服务器产生的热量,同时其散热过程中的能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与传统风冷技术相较,阿里的散热技术节能效果显著,高出70%以上,宛如一场节能变革。此外,它还能确保数据中心实现100%的无机械制冷,内耗比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地位。若以每年节省8万吨标准煤来计算,这相当于种植了四百万棵树,对环境的益处显而易见。
行业带头示范
我国持续推崇节能减排理念,众多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发挥了显著示范效应。它们不仅在本企业内部,如服务器散热和日常运营中,不断寻求节能创新,而且运用技术手段助力其他领域实现节能减排。例如,阿里公司为全国超过百座垃圾焚烧炉接入工业智能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每年可多发电2250万度。
企业参与日益增多,努力不懈,全社会逐渐营造出节能减排的积极氛围。民众也因此受到影响,对节能减排的关注度提升。有信心在大家齐心协力下,碳中和和碳达峰的目标终将达成。那么,你觉得还有哪些途径能助力企业更高效地实现节能减排?
作者:小蓝
链接:https://www.lanmiyun.com/content/8424.html
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我方删除。



赶快来坐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