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QingCloud获10.8亿元D轮融资,创国内云计算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
巨额融资创纪录
2017年6月,青云作为企业级云服务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功吸引了10.8亿元的D轮融资。这笔资金数额巨大,成为国内云计算行业单笔融资的最高纪录。如此巨额投资,预示着青云未来将有重大举措,让人充满期待。此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无疑为青云增添了助力,提升了其竞争力。
这笔资金用途广泛,青云CEO黄允松透露,D轮融资将重点投入以下几方面:首先,增加对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因为技术是决定竞争力的核心;其次,强化企业服务生态的构建;再者,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拓展企业应用市场。从这些战略规划中,不难看出青云的雄心和长远布局,他们决心成为行业中的领先者。
行业峰会新亮点
2017年,云计算行业峰会有很多,但青云的峰会特别引人注目。当时,青云邀请了2000多位CIO、CTO、架构师、工程师、开发者、技术爱好者以及媒体人士。这么多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讨论云计算、AI、IoT、区块链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尖端话题,必定能激发出众多创意火花,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指引。
不但如此,还汇聚了70余位来自知名企业的技术高手,他们针对人工智能、企业应用开发、大数据、物联网、自动化运维等热门话题,举办技术专题。这些专家们带来了前沿技术和实际应用案例,让与会者得以了解行业最新进展,获取了大量知识,使得此次峰会从众多云计算活动中独树一帜。
身份转变显进步
从“用户大会”起步,发展到如今的“行业峰会”,这其中蕴含着不少故事。这一变化反映出青云公司从单纯的“基础云服务商”转型为“云计算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综合企业应用平台”的过程。这种转型意味着青云的业务版图在拓展,服务能力也在增强。过去仅提供基础的云服务,如今能够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更能迎合企业多元化的需求。
青云企业的定位调整实际上揭示了在以ABC(即AI与Cloud的结合)为代表的智能时代,云服务提供商所遭遇的新问题。例如,需要重新规划IT与CT的产业链,为智能时代提供基础动力。这一举措不仅对青云本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云计算行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价格战观点独特
尽管未曾公开表示资费下降与公共云市场竞争的大环境有关,青云市场副总裁甘泉对这种竞争模式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免费享受的服务,厂商自然无需承担责任。这种观点不无道理。虽然价格战能吸引顾客,但若为了降价而忽视服务质量,最终受损的还是消费者的权益。
刘靓,青云市场的副总裁,谈到了客户在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时考虑的要点。价格并非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选择服务商时,不仅看重提升IT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助力核心业务盈利,还会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更倾向于服务商能否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持续的援助,而非仅仅关注价格。
中立原则赢客户
青云始终坚守中立立场,将其作为边界和行事准则。这一立场使得青云赢得了众多私有云客户,尤其是那些来自金融、能源、流通等传统行业的客户。这些行业对数据独立性和安全性极为重视,对互联网巨头持有疑虑。因此,在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时,他们倾向于避开巨头,转而选择像青云这样立场中立的供应商。
这个机会使得青云在公有云业务之外又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到了2016年,公司更是实现了千万级别的人民币净利润。由此可见,坚持中立原则不仅帮助青云赢得了客户,还实实在在带来了经济效益,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云计算领域的地位。
产品技术新进展
2017年,青云在产品和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其中,新增的业务以非虚拟化产品为主,标志着企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类产品有望带来更高效率和更强灵活性,满足企业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2017年,青云全方位支持ARM架构,实现了纯ARM架构服务器的部署,确保了ARM平台的功能与x86平台相当。这一技术突破让青云在技术上更具竞争力,为企业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那么,青云若继续秉持中立立场,未来是否还能吸引更多客户?
作者:小蓝
链接:https://www.lanmiyun.com/content/8740.html
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我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