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全面上云: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中的领先者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招行作为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前七家之一,首先完成了全面上云的转型。这一举措为商业银行的上云进程开辟了新的路径。上云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伴随着不少挑战。
商业银行上云现状
现在,多家商业银行正努力研究云计算的应用。比如工商银行,其云服务平台在业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其财务报告,其分布式技术体系每日调用量超过150亿次,而且“上云”项目的代码量达到了2.35亿行。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银行业上云的步伐正在稳健前行。早在2016年,监管部门就对2020年的银行业提出了要求,要求将面向互联网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到云计算平台。
各家银行由于拥有的资源条件各异,其上云的进程也有所不同。比如,国有的大型银行因为历史遗留的IT架构较为沉重,即便业务迁移到云端,也可能会继续使用传统的IT架构与云架构并行。此外,在实施上云的过程中,各家银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银行将现有的金融业务主机转变为云主机或云容器,而有的银行则计划重新构建数字银行的基础设施。
招行上云结果
招商银行全面实现了云化转型。这标志着“数字招商银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转型后,其应用架构和基础设施均进行了全新构建,相关投入要素也随之调整。同时,招行还计划将主机以及总行、分行和子公司的应用系统全面迁移至云端。在云化过程中,招行不仅加强了云平台的建设,还搭建了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两大平台。这些平台在银行内部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数据中台使得全行员工能够更便捷地查找数据资产和进行数据分析。
上云的挑战
商业银行上云并非易事。银行需确保IT系统的稳定运行。举例来说,银行每日需处理众多交易,若系统不稳,客户将无法正常办理业务,进而引发信任问题。此外,全栈云运维成本较高。云服务的维护和更新都需要资金投入,这对银行而言是一笔较大的开销。这些困难如同重重障碍,制约着商业银行上云的进程。
上云的好处
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商业银行通过上云获得了诸多益处。以招商银行为例,其上云后单位算力成本显著降低。云平台支持的应用增多,满足了银行持续扩展业务的需要。从长远角度考量,顺应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潮流同样关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并发交易频繁发生,传统系统应对存在难度,而云服务有助于银行业增强处理此类交易的能力。
招行上云的原因探索
江朝阳,招行首席信息官,揭示了部分缘由。他指出,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开放式系统。新技术投资、潮流和趋势都集中在分布式系统。招行正着力打造先进的云平台。将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系统部署在金融交易云上,这有助于缓解原生云平台建设的压力。
同时,招行打算通过上云,紧跟技术前沿,以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银行的旧有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而运用云技术来重塑银行业务架构,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云路径比较
各家银行在迈向云服务的过程中选择各异。部分银行选择在不改变现有业务系统的情况下,对现有业务主机进行转型。这样的做法有助于保持业务流程的稳定性,减少大规模改造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还有类似招商银行的做法,即对数字银行的基础设施进行彻底重构。这种策略更为全面,能够从根本上适应云环境,但相应地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面临的挑战也更为复杂。无论如何,这些路径都是各银行基于自身具体情况所做出的决策。
大家对商业银行上云之路的看法如何?是更倾向于节省开支,还是更看重紧跟技术潮流?欢迎踊跃留言交流,同时也请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
作者:小蓝
链接:https://www.lanmiyun.com/content/7164.html
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我方删除。